以前的人们或许没有冰箱,但是他们看起来,却比我们更了解时间在如何流淌。
[ 二 ]
上一篇文章里我们的时间轴来到了十六世纪的欧洲,这是静物画真正在历史上开始大行其道的时间。其实看看阿尔钦博托的画并不属于静物画的范畴,他近乎神经质的蔬果肖像画实际上是一种断代的风格。
静物画是什么,是一堆东西摆在桌子上静静地呆着,所以叫静物。
大概就是有一天,画家说,画人太累了,我想静静。于是画家的老婆从厨房里冲出来拿着把刀怒目圆睁:谁是静静!(这是一个无聊的笑话。。。)
生活中的物件当然不是某一天凭空突然出现在了画家们的画布上的,不管人们的精神追求怎样,社会形态怎样,这些生活的必需品从来不会离开人们的视野。西班牙洞穴壁画上的野牛,是原始人的食物,也是他们少数可以观察的对象。古埃及壁画上的食物,是为了记录法老和贵族的生活,也是给他们死后的寄托。古罗马古希腊有更为生动的关于食物和生活物件的刻画,宗教时期的绘画里,也经常可见各种丰富的水果食物。
在历史的长河中,食物往往跟意象结合着,有着象征意义。比如,葡萄象征着Bacchus——一个以各种头戴葡萄串儿形象出现的酒神,玉米或者麦穗代表Ceres粮食之神,苹果象征着禁忌,石榴代表维纳斯代表生育与繁殖,美酒食物代表耶稣的化身与牺牲,等等等等。仔细研究也许可以说上三天三夜,就像我们高考的时候要默记住古人诗歌里的各种意象一样。
而在十六世纪的静物画里,食物,与其他所有生活元素一起,脱离了固有的意识形态的束缚,开始回归于生活的本质。商业的发达和对人性的追求使得艺术也重新转回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而不再仅仅是宗教和皇室的专属。
于是乎,静物画形成了一股风潮。盛产鲜花的地方出现了热爱画花儿的画家,比如Ambrosius Bosschaert the Elder、Balthasar van der Ast、Roelandt Savery。爱开party的地方出现了热衷于画餐桌的画家,比如Floris van Dyck、Pieter Claesz、Willem Claesz Heda。这些欧洲人的名字都忒文艺以至于都没有合适的中文名加给他们。在他们的画里充满着的是高品质的生活和尊贵地位的象征。
Stillleben
Pieter Claes
Still Life with Lobster
Jan Davidsz de Heem
所谓物极必反,盛大的华宴之后往往伴随着杯盘狼藉的凋零。这个时候一种特别的静物画也出现了,这种画的风格叫做Vanitas。这个词出自于旧约传道书的一句话——“Vanitas vanitatum, omnia vanitas”,英文叫做“Vanity, vanity, all is vanity.”,翻译成通俗的汉语就是,“浮云,浮云,一切都是浮云。”
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与朋友觥筹交错把酒言欢,东方既白之后感受的是宿醉的无力和空虚;也一定有人有过这样的经验,目睹他人在灿烂的年华失去生命,前一日或许还在畅谈,后一日便收到噩耗。人类的生命在历史面前是如此的短暂,美好的时光稍纵即逝,再多的美酒再精致的美食,也都不过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Vanitas Still Life
Jan Davidsz de Heem
静物画里出现了书本、头骨和鲜花的,基本上都属于Vanitas这个主题。鲜花虽美,但是脆弱易衰,人类伟大,也不过白骨一把,生命之页匆匆翻过,最后都是无尽感慨。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了充满人文关怀的创作。这个时期Willem Kalf,就是其中的一个。Willem Kalf出生于1622年的鹿特丹的一个商人家庭。那个时代的荷兰正处于它的黄金时期,盛况非凡。他是一个杰出的静物画画家,人们把他的风格称作“Pronkstilleven”,大概意思就是,浮夸的静物画。
是有多浮夸?来看看这幅画,Willem Kalf最出名的一幅作品:Still Life with Drinking Horn。
Still Life with Drinking Horn
Willem Kalf
银器酒壶怎么够?我要极致奢华的牛角酒杯。干净的白色餐布算个啥,我有设计精美的波斯地毯。普通的水晶酒杯太一般啦,我是雕工繁复的高级酒杯。苹果和火腿已经太平凡,在当时看来极度奢侈的进口食品龙虾和柠檬才是真土豪。
此外,Willem Kalf画作里的著名元素还包括中国的瓷器等各种昂贵的国外餐具。精致的餐具里想必装盛的是更为精致的食物和曼妙的美酒。
The Eating Man
Willem Kalf
这样的画在当时还是很有市场的,有钱人都喜欢买回来挂在家里,其显摆的心态大概跟现在的土豪把家里的铂金包排成一排发微博有异曲同工之处。
而在现代人的眼里,我们能读到的东西显然更多。未饮尽的酒杯预示着晚宴的终结,削开的柠檬也不一会儿便会干枯,新鲜的龙虾更是稍加放置便会腐败,越是精致的餐具越是脆弱。这些曾经的食物显然早已不复存在,画面中这一刻,对这些物品来说,是辉煌的永存,也是将败的唏嘘。
这大概就是静物画的魅力所在,一幅优秀的作品包含的信息量是无穷的,可被欣赏的角度也是无穷的。在这些定格的画面中,时常有着一种安静而神秘的力量,把我们的思绪带入画中的空间,让我们去思考更多超越画面主体的问题。
以前的人们或许没有冰箱,但是他们看起来,却比我们更了解时间在如何流淌。
更多阅读:
Food and Drink in European Painting, 1400–1800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Still-Life Painting in Northern Europe, 1600–1800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Fushion Cuisine微信订阅号正式上线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更及时地关注更新信息!